短线如何止盈:那些没说出口的经验之谈

会计问答 (17) 2天前

短线如何止盈:那些没说出口的经验之谈_https://cj002.lansai.wang_会计问答_第1张

“短线如何止盈?”这问题,估计但凡做点短线交易的人,没少琢磨。说白了,就是赚了钱,怎么落袋为安,而不是眼睁睁看着利润跑掉,甚至变成亏损。但就是这么一个看似简单的问题,却让不少人头疼,甚至谈“盈”色变。

止盈,一个哲学问题,也是一个技术活

很多人觉得止盈就是设个止盈点,到了就卖。这话听着没毛病,但实际操作起来,就不是那么回事了。我见过太多朋友,本来利润挺好,结果舍不得卖,觉得还能涨,结果市场一变脸,利润缩水不说,最后硬生生给做成了亏损。你说气人不气人?这其实就暴露了一个核心问题:我们对“赢”的定义,往往跟市场对“赢”的定义,有偏差。

市场是活的,它不像教科书里画的那么规整。它会给你惊喜,也会给你惊吓。短线尤其如此,节奏快,变化多。有时候,一个看似完美的上升通道,可能前一秒还在给你带来可观的利润,下一秒就因为一个突发消息,或者仅仅是市场情绪的突然转换,就开始回调。这时候,你还在死守那个“设定的止盈点”,很可能就错过了最佳的出局时机。

我个人倾向于认为,短线止盈,更多的是一种基于当下市场状况和自身持仓情况的“判断”与“执行”,而不是死板的“设定”。这个判断,需要结合很多因素,比如当前的市场情绪,个股的短期趋势,以及一些技术指标的信号。你想啊,你不能用昨天判断今天,更不能用一成不变的规则去应对千变万化的市场。

利润的“度”在哪里?

“度”这个东西,很难拿捏。很多时候,我们对利润的“度”的把握,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心理因素的影响。恐惧和贪婪,这两样东西,是短线交易者zuida的敌人,也是影响止盈决策最深的因素。

有时候,你可能已经赚到了不少,比如翻倍了,或者达到了你最初设定的目标,但看到它还在涨,就觉得“再多一点点”。结果,那个“一点点”却成了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,利润开始回吐。这种“贪婪”,是导致很多短线交易者无法真正锁定利润的关键。我们总想着把利润吃到“满”,但市场很少会把利润“喂”到我们嘴边。

反过来,有时候我们又过于“恐惧”。明明市场还在强势,趋势也还在,但因为之前有过一次不愉快的经历,看到一点小小的回调,就赶紧止盈了。结果,眼睁睁看着股价继续向上,留下一肚子悔恨。这就像是“疑心病太重”,总是担心市场会随时“反咬一口”,所以宁可早早退出,也不愿冒一点点风险。殊不知,短线交易,本质上就是一种风险与收益的博弈,完全规避风险,也就失去了潜在的高收益。

所以,找到这个“度”,真的需要大量的实盘经验积累。没有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答案。我通常会结合自己进场的理由,以及当前的市场环境来判断。如果进场逻辑还在,市场情绪也偏向乐观,我可能会稍微持长一点,观察一下。但如果进场逻辑开始模糊,或者出现了明显的转弱迹象,即便利润还没到我预设的“理想”数字,也会考虑先行了结一部分,或者全部离场。

技术指标的辅助与误区

当然,我们也不是纯粹靠感觉来操作。一些技术指标,在短线止盈的时候,是可以提供一些参考的。比如MACD的顶背离,KDJ的超买信号,或者说股价跌破了关键的短期均线支撑。这些信号,都可能预示着短期上涨动能的衰竭,是考虑止盈的一个重要依据。

但是,技术指标也不是万能的。它们往往存在滞后性,有时候信号出现了,但市场可能并没有立即掉头向下,甚至还会继续延续强势。你如果死守着一个指标信号,可能会过早止盈,错过更大的行情。所以,在使用技术指标的时候,我更倾向于把它当作一个“确认”的工具,而不是“决策”的工具。也就是说,在市场已经出现其他疑虑的时候,技术指标的负面信号,能够加强我止盈的决心;反之,如果市场整体偏强,即使有一些小的背离信号,我也会稍微观察一下,看看是否是“假信号”。

我记得有个朋友,之前追涨一个热门股,赚了不少。后来看到KDJ指标在5分钟图上出现了高位死叉,他就立刻全仓卖掉了。结果,当天下午那个股又被拉起来了,他卖完之后,那个股又涨了5个点。他后来一直耿耿于怀,觉得是那个“死叉”害了他。但从我的角度来看,5分钟的KDJ信号,对于短线交易来说,参考价值确实有限,而且如果他一开始就没想好止盈的尺度,就很容易被这种短期的技术信号误导。

分批止盈,分散风险

有没有一种方法,既能抓住一部分利润,又不至于因为过早止盈而后悔?“分批止盈”是个不错的选择。我的做法是,当浮动盈利达到某个阶段性目标时,比如盈利已经达到我进场成本的一倍,我可能会考虑先卖掉一半的仓位,把成本给捞出来。这样一来,即使后面股价回调,我也不亏损了,而且剩下的那一半仓位,就完全是“免费”的了,我可以更从容地去博取更大的利润。

这样做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:首先,它能锁定一部分利润,避免了“利润跑掉”的风险;其次,它能降低持仓的心理压力,让你可以更冷静地观察市场;最后,如果市场继续按照你预期的方向发展,你仍然可以享受到剩余仓位的上涨收益。

当然,分批止盈的比例和节奏,也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定。有些人可能倾向于20%的比例,有些人喜欢30%或者50%。这没有一个固定的答案,关键在于你自己怎么去适应和调整。我个人习惯是在盈利达到一定程度后,先卖掉一部分,剩下的仓位,如果市场真的出现强烈的转弱信号,我也会再考虑分批减仓,而不是等它一下子跌下来。

“止盈”与“趋势”的博弈

有时候,我们之所以难以止盈,是因为我们对趋势的判断出现了偏差,或者说,我们过分关注了短期的波动,而忽略了更长期的趋势。对于一些真正强势的股票,即使在短线上出现一些回调,但只要整体的上升趋势没有被破坏,我们可能就没有必要那么着急地去止盈。

这其实涉及到对“趋势”的理解。什么是趋势?是价格在一段时间内,呈现出的一个相对稳定的方向。短线交易者,可能更关注的是日线、小时线甚至分钟线的趋势,但我们也不能完全忽视周线、月线级别的趋势。如果一只股票,它处于一个非常明显的周线、月线级别的上升通道中,那么即便在日线上出现一些小的回调,你也可以相对大胆一点,不要过分纠结于短期的“止盈点”。

我有一个朋友,他做短线,但他的仓位管理和止盈逻辑,其实很大程度上借鉴了波段交易的思路。他会先找到一只股票的长期趋势,确认它处于一个比较好的上升周期,然后再去捕捉它在上升过程中的短线机会。在这种情况下,他的止盈点就会相对放宽一些,不会因为一两天的小幅回调就轻易离场。他更注重的是,在趋势被破坏之前,尽量让利润奔跑。

这给我们一个很大的启示:短线交易,不一定非得是“快进快出”,它也可以是一种“短线操作,长线思维”。你可以在大的趋势框架下,去做短线的波段操作,这样你在止盈的时候,就不会那么焦虑,而是更有信心去持仓,去等待市场给你更丰厚的回报。当然,前提是你对大趋势的判断是准确的,并且能够严格执行止损,以防趋势发生逆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