美国利率为何如此之低?一个经验者的碎碎念

财经问答 (3) 7小时前

美国利率为何如此之低?一个经验者的碎碎念_https://cj002.lansai.wang_财经问答_第1张

很多人一听“美国利率低”,脑子里立刻就想到了美联储在印钱,或者觉得美国经济就是这么“慷慨”。其实没那么简单。我在这行摸爬滚打这么多年,遇到的客户、听到的分析,林林总总,大家对这个问题总有点一知半解。今天就凭着自己这些年接触到的实际情况,随便聊聊。

“低”是相对的,历史视角很重要

首先得明确,“低”是跟谁比,跟哪个时间比。咱们国内过去一段时间,因为发展阶段不一样,利率普遍就比美国高不少。但你要是放眼美国过去几十年的历史,现在的利率水平,尤其是在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,确实是处在一个比较低的区间。这背后可不是一拍脑袋就能决定的。

我记得那时候,刚开始接触一些国际业务,看着美国那边一些贷款利率,尤其是企业融资,确实比国内要低不少。当时大家讨论,也觉得美国经济结构、市场化程度高,资本流动性好,这些都是因素。但具体到“为什么”这么低,往往就说不清了。

拿我亲身经历的一个项目来说,当时有个客户想在美国设厂,需要一大笔资金。在美国的银行咨询,对方给出的利率,比我预想的要低很多。我当时还在琢磨,是不是我们提交的材料不够“硬气”,所以给的优惠?后来跟一个美国当地的融资顾问聊,他才给我解释,说这跟他们整个金融体系对风险的定价,以及央行的政策导向有关。

美联储的“工具箱”,不止印钞票

说到美国利率,绕不开美联储。很多人觉得利率低就是美联储在“放水”,但其实美联储的工具箱里,除了量化宽松(QE)这种比较“粗暴”的方式,还有很多精细的操作。最直接的,就是联邦基金利率。这个利率是银行之间短期拆借的利率,但它会像涟漪一样,传导到整个经济体的利率水平。

2008年危机之后,美国经济确实受到重创。为了刺激经济复苏,美联储把联邦基金利率降到了零附近。这就像是给经济感冒的病人,直接上退烧药,而且是zuida剂量。目的很明确,就是要降低企业和个人的借贷成本,鼓励消费和投资,让钱流动起来。

我见过一些国内企业,当时想去美国上市或者融资,发现美国市场的低利率环境,对他们来说是很大的吸引力。但同时,他们也得理解,这种低利率背后,是央行在非常主动地干预市场,以达到宏观经济目标。

低利率背后的经济“症结”

有时候,利率低也可能是经济增长乏力的一个信号。你想啊,如果经济一片大好,大家都有信心,投资回报高,那自然愿意承担更高的借贷成本。但如果经济增长慢,企业投资意愿不强,即使利率很低,大家也不敢轻易扩张。

2008年之后,美国经历了漫长的复苏期。虽然失业率逐步下降,但整体的经济增速并不算特别亮眼。在这种情况下,央行降低利率,一方面是刺激需求,另一方面也是因为需求本身就不够旺盛。我当时接触过一些美国本土的制造业公司,即使利率很低,他们也不敢大肆扩产,因为担心最终消费端跟不上。

还有一点,就是全球资本的流动。美国作为全球zuida的经济体,美元又是主要的储备货币,全球的资金很多时候都会往美国“避险”或者寻求投资机会。这种大的资本流动,也会对美国的利率水平产生影响。我们有时候看到一些国际资金大举进入美国市场,尤其是在全球经济不太景气的时候,这也会间接压低利率。

通胀的“隐患”与利率的“双刃剑”

低利率是个双刃剑。它能刺激经济,但一旦掌握不好,就可能引发通货膨胀。过去几年,虽然美国一直在强调要控制通胀,但持续的低利率环境,加上一些财政刺激政策,确实让通胀的压力不小。

我记得有一段时间,美国国内的物价上涨挺明显的,从日常消费品到一些工业原材料,价格都在往上走。这时候,央行就面临一个两难:一方面想维持经济复苏,另一方面又得遏制通胀。很多时候,他们会选择稍微提高一点利率,或者暗示未来可能加息,来给市场降温。

我之前跟一些朋友讨论,说有时候美国经济数据看起来不错,但仔细扒拉一下,很多增长是靠低利率“输液”撑起来的。一旦利率升高,或者外部环境发生变化,这种“支撑”就可能失效。我曾经也帮客户考虑过,如果美国加息周期开始了,对他们在美国的融资成本会有什么影响,这确实是需要提前规划的。

结构性因素:资本市场的深度和广度

还有一个不能忽视的因素,就是美国资本市场的深度和广度。他们有非常成熟的股票市场、债券市场,以及各种金融衍生品。这意味着,资金的获取渠道非常多样化,不仅仅是银行贷款。当一个经济体有如此发达的资本市场时,利率的形成机制也会更复杂,而且更容易受到供需关系的影响。

我记得在某个阶段,美国的企业融资,很多是通过发行公司债来完成的。相比于银行贷款,债券市场往往能提供更灵活的融资条件,而且利率水平也会受到市场整体风险偏好的影响。如果市场整体风险偏好高,大家愿意承担风险,债券的收益率(也就相当于利率)就会降低。

有时候,我们也要看到,美国在鼓励创新和创业方面,确实做得比较好。大量的风险投资(VC)和私募股权(PE)存在,这些机构往往会通过股权投资的方式介入,而不是纯粹的债权融资。这种多元化的融资体系,也间接影响了传统利率的形成。

信心,最看不见的“利率因子”

最后,我想说一个最“虚”但可能最重要的因素——信心。美国经济的韧性,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其社会和经济体系的自我修复能力,以及市场参与者的信心。当大家都对未来有信心,愿意投资、愿意消费,那么即使利率水平不是最低,经济也能保持活力。

反过来,如果信心不足,即使利率再低,大家也可能因为担心失业、担心经济衰退而选择储蓄,而不是消费。我接触到的很多美国企业主,他们在做融资决策的时候,除了看利率数字,还会非常看重对未来经济走势的判断,以及自己行业的前景。

所以,要说清楚“美国为什么利率低”,其实是件挺复杂的事,它涉及到央行的宏观调控、经济周期的位置、全球资本的流向、金融市场的发达程度,甚至是整个社会的信心。这些因素交织在一起,才形成了我们看到的利率水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