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非为何看似“落后”:一位资深观察者的随笔

财经百问 (6) 16小时前

南非为何看似“落后”:一位资深观察者的随笔_https://cj002.lansai.wang_财经百问_第1张

“南非为什么这么落后?”这个问题,其实我听到过不止一次,尤其是在跟一些初来乍到、对这片大陆充满好奇又带着些许预设的朋友们交流的时候。很多人会把“落后”这个词,直接等同于我们习惯了的、在一些发达国家见到的那种基础设施的完善程度,或者说某些公共服务的效率。但我觉得,用“落后”来简单概括南非,可能有些过于片面,甚至会忽略掉很多我们亲身经历过的、复杂且微妙的现实。

历史遗留的沉重包袱

要谈南非,绕不开那个叫“种族隔离”(Apartheid)的年代。这玩意儿留下的痕迹,远比我们想象的要深。想想看,几十年的制度性压迫,把一个国家的人民硬生生地分成了三六九等,资源分配、教育机会、发展空间,哪一样不是被扭曲得厉害?即便现在废除了,但那种根深蒂固的社会经济结构,你以为一天两天就能改过来吗?我见过很多地方,明明地理位置不错,资源也不缺,但过去被剥夺了发展机会的大多数人口,他们在教育、技能、资本积累上,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。这直接影响了他们参与到现代经济活动中的能力。

举个例子,我在约翰内斯堡周边考察过一些工业园区,很多厂房其实设备并不老旧,甚至有些是引进的欧洲技术。但一个项目能不能顺畅运转,很多时候看的是能否找到足够多合格的技术工人,以及管理层能不能有效协调劳动力资源。种族隔离时期,很多技能型岗位是严格限制黑人参与的,这导致了长期的技术断层。现在虽然有了很多培训项目,但要弥补几十年的差距,需要的投入和时间是惊人的。

再比如,城市规划。许多城市,尤其是大城市,你很容易看到明显的贫富差距体现在区域划分上。那些曾经被规划为“白人区”的,道路宽敞、绿化好、配套设施齐全;而很多原本属于“黑人区”的,或者后来形成的、由大规模人口迁移导致的区域,基础设施建设就显得相对滞后。这不仅仅是视觉上的不协调,它直接影响了居民的生活质量、通勤效率,甚至他们的社区凝聚力。

经济结构的挑战与机遇

南非的经济,确实在一些领域面临着结构性问题。比如,它对矿业的依赖程度比较高。虽然矿业曾经是南非经济的支柱,创造了不少财富,但这种单一的经济结构,使得它在应对全球大宗商品价格波动时显得尤为脆弱。一旦国际市场不好,国内的经济就会受到很大影响,就业也会随之承压。

而且,全球产业升级的大潮下,很多传统的、劳动密集型的制造业,南非并没有像亚洲一些国家那样,抓住机会实现大规模的转型和发展。我了解到的情况是,一些本地制造业,在成本控制、效率提升、技术创新方面,确实不如一些竞争对手。这跟前面提到的劳动力技能、教育水平、基础设施以及营商环境都有关。比如,电力供应的问题,虽然最近几年有所改善,但时不时出现的“负荷管理”(loadshedding),对工业生产的影响是灾难性的。

不过,也不能一概而论。南非在金融服务、法律咨询、旅游等现代服务业方面,其实是相当发达的,在非洲大陆可以说是领先的。开普敦的科技创业氛围也越来越浓厚。这些领域,你很难用“落后”来形容。问题的关键在于,如何让这些优势产业的增长,能够带动整体经济的发展,解决更广泛的就业问题,并惠及那些在传统行业中挣扎的人群。

社会问题的复杂性

社会治安问题,也是很多人对南非有“落后”感的原因之一。犯罪率,尤其是一些暴力犯罪,确实是一个不容忽视的挑战。这背后,又跟贫困、失业、社会不平等、以及过去遗留下来的社会裂痕息息相关。当大量的年轻人口找不到工作,生活没有希望的时候,一些社会问题的爆发,似乎也就有了“逻辑”。

我曾经在一次的项目评估中,花了不少时间了解当地社区的治安状况,以及安全措施对商业运营成本的影响。很多企业,尤其是中小企业,为了保障安全,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在安保上面,这无疑增加了它们的运营负担,也限制了它们的扩张速度。

但同时,我也看到很多南非人在努力改善这一切。有社区组织在做青年赋能项目,有企业家在尝试创造更多就业机会,也有很多国际和国内的非政府组织在进行各种社会公益活动。这些努力,虽然不像大基建项目那样显眼,但它们在一点一滴地改变着情况。我个人觉得,社会问题和经济发展从来都是相互影响的,解决起来,也需要多方协作,耐心和持续的投入。

基础设施的“选择性”发展

谈到基础设施,可能很多人会联想到道路、港口、电力、通讯这些。南非在这些方面,有亮点也有短板。在一些大城市,比如约翰内斯堡、开普敦,现代化的写字楼、交通枢纽、购物中心,这些设施都相当完善,甚至可以和一些发达国家媲美。你很难想象,在市中心,你会看到如此现代化的城市面貌。

然而,一旦离开核心区域,或者深入到一些经济欠发达的地区,情况就可能大不一样。道路的维护、公共交通的覆盖和效率、以及水电供应的稳定性,都可能成为问题。这种“选择性”发展,其实也是历史和资源分配不均的体现。过去,大部分的投资都集中在对白人精英阶层有利的区域。现在,要在全国范围内实现均衡发展,尤其是在偏远地区,需要巨大的投入。

我曾经跟着一个客户去考察一个乡村地区的投资项目,当地的土路状况让人头疼,物流成本高得惊人。我们讨论了好久,是否值得为这个项目单独修建一条更好的路,或者等政府的整体规划。最后,考虑到项目的规模和效益,只能是尽量适应现有条件。这种现实,确实是挑战。

治理能力与效率的考量

最后,不得不提的是治理能力和效率。一个国家的“落后”与否,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其政府的运作效率、政策的执行力度以及反腐败的能力。南非在这些方面,也面临着不少挑战。比如,一些公共项目的招标、执行过程中可能存在效率低下、甚至腐败的问题,这会直接导致资金的浪费和项目进度的延误。

我接触过一些政府部门的合作项目,有时候会觉得审批流程漫长,决策效率不高。这背后,可能有多方面的原因,包括官僚体系的惯性、部门之间的协调问题,也包括一些更深层次的政治经济因素。一个高效、透明、廉洁的政府,是推动国家发展的重要基石。

所以,总的来说,南非“为什么这么落后”这个问题,不能简单地用一个“是”或者“否”来回答。它是一个复杂交织的系统性问题,历史、经济、社会、治理等等因素都牵涉其中。我们看到的“落后”,很多时候是历史遗留问题的显现,是经济结构调整的阵痛,是社会转型期的挑战。但同时,我们也不能忽视它在许多领域所取得的进步和拥有的潜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