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小板属于哪个交易所?这问题背后,藏着不少故事

会计问答 (5) 9小时前

中小板属于哪个交易所?这问题背后,藏着不少故事_https://cj002.lansai.wang_会计问答_第1张

聊到中小板是哪个交易所,很多人第一反应可能是“深圳交易所”,但实话讲,很多年前,尤其是刚接触市场那会儿,自己也曾有过那么点儿模糊。现在想想,倒也正常,毕竟市场变化太快,板块划分也不是一成不变的,尤其是在早些年,概念和实际操作之间,总会有些许的混淆,也难怪会有新人一上来就问这个问题。

板块的演变与认知

说起来,中小板是哪个交易所这个问题,本质上是在问中国资本市场分层制度下,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归属在哪里。它不像问“中国人民银行是哪个国家的银行”那样理所当然。很多时候,我们接触到的信息,尤其是通过各种渠道看到的市场分析,往往会把中小板、创业板、科创板这些概念搅在一起,再考虑到主板,就更复杂了。我的理解是,大家问这个问题,是想弄明白,当我们在讨论一家公司是“中小板上市公司”时,它的交易和监管到底是在哪个具体的交易所进行的。这直接关系到我们理解公司的性质、交易规则,乃至投资逻辑。

早期,国内的股票市场相对简单,主要的市场就是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。后来为了适应经济发展需要,满足更多不同类型企业的融资需求,就逐步推出了像中小板、创业板这样的板块。所以,当我们说中小板是哪个交易所,其实是在追溯它在中国资本市场建立和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定位。

我记得刚入行那会儿,还没有那么细致的板块划分,或者说,这些新板块的概念还在推广和普及阶段。那时候,很多上市公司都在主板交易,大家对“中小企业上市”这件事,还没有一个非常清晰的板块概念。后来,随着中小企业板的推出,大家才逐渐形成一个更具象的认知:哦,原来还有这么一个专门为中小企业设计的市场。

中小板的定位与深交所的关系

具体到中小板是哪个交易所,答案其实是很明确的:它就是深圳证券交易所(深交所)的一部分。但它不是独立的,而是作为深交所内的一个板块存在的。这有点像一个大型商场里,划分出了不同的专区,比如服装区、家居区,中小板就是深交所里一个重要的“中小企业融资专区”。

深交所本身,就好比一个综合性的交易平台,上面挂牌的公司五花八门,有大型国企,也有成长型企业。而中小板的设立,就是为了更好地服务那些规模相对较小,但具有成长潜力的企业。它在交易规则、信息披露要求等方面,相对于主板可能有一些差异化设计,以适应中小企业的特点。

很多时候,大家之所以会问中小板是哪个交易所,可能是因为在一些公开信息或者讨论中,中小板的名称被单独提及,容易让人误以为它是一个独立的交易所。但实际上,它和深圳证券交易所的创业板、主板,都是同属一个交易所旗下的不同板块。

回想起来,我刚开始接触一些财务报表或者分析报告的时候,看到“中小板”这个表述,第一反应是去核对它在哪个交易所上市,毕竟交易所不同,监管环境、交易制度也会有所侧重。有时候,一些海外的投资人会问起,他们对国内的板块划分不太熟悉,问“中小板公司是在上海还是深圳交易?”这时候,我就得解释清楚,中小板是深交所的一个特色板块。

曾经的“创新”与现在的整合

需要提的是,随着资本市场改革的深入,尤其是近几年,像科创板的推出,以及创业板注册制的改革,市场格局又发生了一些变化。原来独立运行的中小板,实际上已经在2021年与深交所的主板进行了整合,统一为“深圳证券交易所主板”。所以,现在严格意义上讲,已经没有单独的“中小板”板块了。

这意味着,如果你现在去查一家原先属于中小板的公司,它的上市板块信息,会显示为“深圳证券交易所主板”。这项改革的目的,是为了进一步优化市场结构,简化交易规则,让更多优质的中小企业能够便捷地登陆资本市场。

这个整合过程,其实也挺有意思的。我记得当时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,第一反应是,这下问中小板是哪个交易所这个问题的人,答案更明确了,就是深圳交易所。但同时,也意味着一个曾经非常有辨识度的板块名称,就这样并入了历史。很多研究报告、数据库里的分类,都需要更新和调整,这对于我们做市场分析的来说,是一项不小的工程。

我在写一些针对性的分析报告时,如果涉及到历史数据或者过去的板块情况,就必须非常小心地注明,哪些数据是整合前的中小板,哪些是整合后的主板。否则,很容易引起误解,甚至影响分析的准确性。比如,当我们对比不同板块公司的估值水平时,如果忽略了中小板并入主板这件事,就可能把原本属于中小板的公司,和深市主板的其他公司混为一谈,这样出来的结论,就不够精准了。

实际操作中的辨析

所以,当大家现在还带着“中小板是哪个交易所”这样的疑问来问我时,我通常会耐心解释一下历史沿革。首先肯定的是,在中小板存在期间,它就是深圳证券交易所的一部分。然后,再补充说明,现在中小板已经与深市主板合并了。这样讲,既回答了提问者的问题,也提供了最新的市场信息,避免让他们因为信息滞后而产生误判。

在实际操作中,比如通过交易软件查询股票信息,或者阅读招股说明书,你都会看到公司上市板块的披露。以前,你会看到“中小板”;现在,整合后,统一显示为“主板”。尽管如此,很多市场人士和投资者,出于习惯或者为了区分不同类型的中小企业,在口头上或非正式的讨论中,还是会习惯性地提及“中小板”的公司,来指代那些原先在中小板上市的企业。这是一种历史习惯的延续。

我的建议是,理解了这个演变过程,再看任何关于中国股市板块的介绍,都会更有条理。知道中小板是哪个交易所,以及它现在的状态,对于我们这些在市场里摸爬滚打的人来说,就像知道一栋建筑的旧址和现在的样子一样,了解了它的过去,才能更好地理解它的现在和未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