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什么有人买退市?这里面的门道,真不是你想的那样

保险问答 (3) 10小时前

为什么有人买退市?这里面的门道,真不是你想的那样_https://cj002.lansai.wang_保险问答_第1张

“为什么有人会去买那些已经退市的公司股票?”这问题我听过太多次了,尤其是在跟一些刚入行或者对市场不太了解的朋友聊天时。很多人觉得,一个公司退市了,不就等于它“死了”,它的股票也就不值钱了,谁还会去接盘?这其实是很大的一个误区。买退市股,说白了,不是在买“过去”,而是押注一个“未来”的可能性。当然,这个未来,不是人人都能看到的,也不是每个人都有勇气去赌的。

退市的“死”与“生”

首先得明白,退市不等于彻底消失。很多公司退市,是为了在其他市场重新上市,比如从A股退市,再去港股或美股闯荡一番,这不算稀奇。但更多的退市,往往是因为触及了交易所的某些交易规则,比如连续亏损、财务造假、股权过于分散导致交易不活跃等等。这些“硬性退市”,听起来很绝望,但仔细一琢磨,里面可能藏着一些“机会”。

我记得前些年,有个做传统制造的公司,因为连续两年亏损,被ST了,然后又因为年报问题,被进一步交易,股价一路跌到几分钱。当时很多人都觉得这公司没救了,但我们当时团队在研究它的时候,发现它虽然主营业务不行,但手里却握着一些非常稀缺的土地资源,位置还不错。而且,管理层也在积极寻求重组,虽然过程很曲折,也有不少失败的尝试,但那种“破釜沉舟”的决心,有时候反而能激发出意想不到的能量。

还有些公司,退市是因为股权高度集中,或者存在某些治理问题,但其核心业务、技术或者品牌价值还在。比如,一个过去很牛的技术型公司,因为创始人之间的内斗,导致公司运作混乱,最后被强制退市。但你研究它的技术专利、研发团队,发现这些核心的东西还在。这个时候,有人就会觉得,如果能以一个非常低的成本,拿到这些资产的控制权,哪怕只是部分,然后引入新的管理团队,重新激活它,这就是一个巨大的潜在回报。

“壳”资源的价值评估

说到退市,就绕不开“壳”资源这个概念。我接触到的很多投资者,特别是那些有一定经验的,他们关注退市股,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为了“壳”。一个干净的、没有太多债务纠纷的退市公司“壳”,对于想上市但又不想经历漫长IPO排队的公司来说,价值是巨大的。所以,他们会去买那些退市后,还在进行重组或者有潜在接盘方的公司。

这事儿说起来简单,做起来难。评估一个“壳”的价值,需要看太多东西了。比如,退市公司有没有盈利能力?资产是否干净?有没有潜在的诉讼风险?最关键的是,它有没有一个明确的重组方案,或者说,有没有人愿意给它注入资产?这些信息,很多时候并不会直接摆在明面上,需要你去挖掘,去判断。你得了解这家公司过去的业务,了解它退市的具体原因,还得关注相关的政策导向。

我曾亲眼看到,一个搞新能源的科技公司, IPO排队了很久,就是没批下来。最后他们找到一个已经退市多年的化工公司,这个化工公司业务早就停了,但“壳”还算干净。双方谈妥了,就相当于那个新能源公司借着这个“壳”重新上市了。这种操作,俗称“借壳上市”。这个过程中,那个退市公司的股票,在它被收购之前,就已经被很多有心人悄悄收集了,价格自然就水涨船高。

那些“死里逃生”的故事

当然,不是所有退市股都有“壳”的价值,也不是所有重组都能成功。我见过很多买退市股的散户,最后血本无归。因为他们往往只看到那个“可能”的重组,或者那个“可能”的价值,但忽略了实际操作中的巨大风险和不确定性。有时候,一个看似光明的重组方案,可能因为监管政策的变化,或者重组方的资金链断裂,就戛然而止了。

不过,也确实有一些“死里逃生”的案例。我记得一个做医药中间体的公司,因为环保问题被停产,然后股价一路下跌。但它手里的核心技术,在行业内还是有口碑的。后来,一个有实力的集团看中了它的技术和研发团队,决定给它注资,同时解决环保问题,并把它并入自己的医药板块。这中间过程,公司股价波动剧烈,很多人中途就跑了,但坚持下来的,最后也获得了不错的收益。

这其中的逻辑,就是当你研究一家退市公司时,如果发现它的核心资产,比如技术、品牌、专利,或者地理位置优越的资产,依然具有市场价值,并且有外部力量(比如战略投资者、上市公司)愿意进行重组或收购,那么,以极低的成本获得这些潜在价值,就是一种投资。但这需要非常专业的研究能力和风险承受能力。

风险与机遇并存

所以,为什么有人买退市股?归根结底,是为了捕捉那些被市场低估的、但又具有潜在价值的资产。这些价值,可能体现在“壳”资源上,也可能体现在公司核心技术、资产或品牌上,更可能体现在重组成功的可能性上。这是一个典型的“高风险、高收益”的投资领域。

我个人的经验是,如果你没有足够的时间、精力、专业知识去深入研究一家退市公司的基本面、重组的可能性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,最好还是远离。因为你面对的,很可能是一个“价值陷阱”,而不是“价值洼地”。市场的变化太快,监管也在不断加强,过去那种简单的“炒壳”逻辑,已经越来越难奏效了。

但如果你有这样的能力,并且能够承受巨大的风险,那么,在这些退市公司里面,确实有可能找到一些被市场遗忘的珍珠。这需要你像一个侦探一样,去挖掘信息,去判断真伪,去评估可能性。这不像买那些一线蓝筹股,你只要看看财报,了解行业趋势就行了。买退市股,是对投资者综合能力的极高要求。